5月6日上午,在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T3航站樓地下27米處,隨著“磁浮二號”國產盾構機順利拆解完成并吊出,標志著由上海建科提供工程監理服務的世界首條采用盾構法施工的中低速磁浮隧道雙線已貫通,長沙磁浮東延線土建工程已順利完工,未來建成投入運營后,T2航站樓到T3航站樓的換乘時間僅用2分鐘。
上海建科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和綜合管理優勢,長沙磁浮東延線接入T3航站樓工程項目監理團隊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以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綠色工程”的要求,充分發揮監理團隊優勢,保障項目建設高效、高質、順利推進。在施工前期,根據設計文件及現場施工條件對關于盾構機的選用提出了適應性、可靠性、可實施性、可操作性等方面的意見。在盾構機及后配套設備驗收時,重點對主要部件和系統檢查核對,并對試運轉情況進行見證,驗收合格后同意盾構機及配套設備投入使用,為盾構順利掘進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巡視盾構機運轉情況、審查施工單位上報的盾構掘進施工報表、分析監測數據、檢查管片拼裝質量及注漿作業的效果等手段進行動態監控,及時掌握和分析施工技術參數,確保了盾構掘進施工質量和周邊環境的安全。
長沙磁浮東延線下穿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敏感區,是黃花國際機場區域內首次盾構下穿施工,沉降控制及安全風險要求高、地下施工難度大。該工程盾構機6次下穿機場航油管線,并長距離下穿機場跑道下滑臺敏感區、穿越上軟下硬地層等風險源群,施工沉降控制直接關系到飛機起降安全。盾構機掘進過程中,存在多段小半徑大偏角曲線,83米長的盾構機要在地下進行多次“急轉彎”。針對小半徑大偏角曲線掘進難題,采用割線始發工藝、測量全圓觀測法,精準控制盾構姿態,最終機場敏感區的沉降值僅為0.2毫米,實現了“零沉降”下穿。
長沙磁浮東延線項目是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發展磁浮產業的重要項目支撐,也是打造長株潭城市群內部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打造以機場為中心的綜合交通樞紐具有重要意義。長沙磁浮東延線接入T3航站樓項目位于長沙縣黃花鎮境內,從長沙大道與臨空大道西北側長沙磁浮快線接入,以300-350米曲線半徑向T3航站樓敷設,線路全長4.454公里。長沙磁浮東延線是完成長沙火車南站至黃花機場T3航站樓點對點快速接駁、實現空鐵聯運的快速骨干客運交通線路。